化合物简介
抗坏血酸(英语:ascorbic acid, C6H8O6)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具有抗氧化性质的有机化合物。纯净的抗坏血酸是白色固体,但有些杂质的样品会带点微黄色。抗坏血酸易溶于水,形成轻度酸性的溶液。这种物质最初被称为“L-己糖醛酸”,但是当它被发现在动物上有维生素C活性,因而有人建议将其重命名。抗坏血酸是维生素C的被定义为一维生素活性,而不是那么一个特定的物质。新的名称,抗坏血酸英文名“Ascorbic acid”源自于:a-(表示“不”)+ scorbutus(表示“坏血病”,此病缘于缺乏维生素C)。抗坏血酸衍生于葡萄糖,许多动物都可以制造它,但是人类需要它作为他们营养的一部分。其它缺少制造抗坏血酸的脊椎动物包括灵长类、豚鼠、真骨鱼类、蝙蝠和一些鸟类,他们都需要抗坏血酸作为饮食中的微量营养素。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 抗坏血酸
- 中文别名:
- L-(+)-抗坏血酸维生素C;
L-抗坏血;
L-抗坏血酸;
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
维生素C;
- 英文名称:
- L-ascorbic acid
- 英文别名:
- L-Threoascorbic acid,Antiscorbutic factor,Vitamin C;
L-Ascorbic acid;
L(+)-Ascorbic acid;
L-Ascorbic Acid;
(R)-5-((S)-1,2-Dihydroxyethyl)-3,4-dihydroxyfuran-2(5H)-one;
查看更多英文别名
- CAS号:
- 50-81-7
- 分子式:
- C6H8O6
- 分子量:
- 176.12400
- 精确质量:
- 176.03200
- PSA:
- 107.22000
物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
- 白色至非常淡黄色结晶粉末
- 密度:
- 1,65 g/cm3
- 熔点:
- 190-194 °C (dec.)
- 沸点:
- 415.8ºC at 760 mmHg
- 闪点:
- 180.4ºC
- 折射率:
- 21 ° (C=10, H2O)
- 水溶解性:
- 333 g/L (20 ºC)
- 稳定性:
- Stable. May be weakly light or air sensitive. Incompatible with oxidizing agents, alkalies, iron, copper.
- 储存条件:
- 通风低温干燥
安全信息
- 符号:
GHS02
GHS07 - 信号词:警告
- 危害声明:H226; H319
- 警示性声明:P210; P305 + P351 + P338; P370 + P378
- 海关编码:29362700
- WGK Germany:1
- 危险类别码:R20/21/22
- 安全说明:S24/25
- RTECS号:CI7650000
- 危险品标志:Xn
生产方法及用途
查看全部
生产方法
葡萄糖在镍的催化下加氢还原成D-山梨糖醇,然后在30~34℃和Ph值为5.2~5.5下用醋酸霉菌氧化发酵,生成L-山梨糖。在发烟硫酸存在和-8℃下,L-山梨糖与丙酮缩合成双丙酮山梨糖;在硫酸镍的催化和75~80℃下,再用次氯酸钠氧化生成双丙酮-2-酮基-L,古罗糖酸;最后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2-酮基-L-古罗糖酸;进而得到抗坏血酸。
用途
广泛用作食品的营养增补剂、抗氧化剂、护色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