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发表在JACS上的文章,题目为“Serendipitous Discovery of Photolytic Thiosulfoxide Formation: Application for Visible-Light-Inducible Manipulation of Supersulfide Level in Biological Systems”,通讯作者是来自名古屋市立大学的Mitsuyasu Kawaguchi和Hidehiko Nakagawa教授,研究方向是材料及药物化学。

细胞中的一些硫醇,如蛋白上的半胱氨酸残基以及谷胱甘肽,部分以过硫化物的形式存在(RSSH)。他们可以通过提供零价硫原子(S0)进行S-巯基化。由于具有较高的亲电和亲核反应特性,过硫化物可作为抗氧化物与ROS反应。然而,由于其不稳定性,研究过硫化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具有一定的挑战。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开发了基于UV照射的过硫化物释放策略,但紫外光对细胞具有光毒性,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希望开发一种可见光响应性过硫化物释放策略。

为了实现可见光控的CysSSH释放,作者以香豆素为基础设计了N-乙酰半胱氨酸过硫化物供体NAC-SS-DEAC。作者首先确定了其在400nm处有最大吸收,说明405nm的LED光照射应当对光解有效。随后,作者研究了NAC-SS-DEAC的光解产物。他们在体系中加入了HPE-IAM用于稳定产生的NAC过硫化物,然而LC-MS结果表明两种目标产物的量都非常少,反而是生成了P1和P2两种化合物。过程分析表明随着反应的发生先产生P1而后生成P2。作者分析发现,这些实际生成的产物是由原料经脱硫而产生。

随后,作者对释放的硫原子进行了荧光分析。作者分别使用了检测H2S的特异性探针HSip-1以及S0特异性探针SSP4,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的照射下SSP4的信号显著上升,说明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了S0。近期,Dick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在碘乙酰胺IAM标记蛋白过硫化物时会自发形成硫代亚砜,而由于其硫原子很容易被亲核试剂所捕获,所以会进一步脱硫生成蛋白-S-AM。因此作者认为他们所开发的NAC-SS-DEAC可能在光照后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从而可以作为供体将S0转化到临近的亲核试剂。

最后,作者在细胞水平上应用了NAC-SS-DEAC,并采用SSP4检测细胞内过硫化物的水平。他们发现在光照射下NAC-SS-DEAC组的荧光信号发生了增强,而在其他条件下则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荧光。
总的来说,在本文中,作者开发了一种可见光响应性N-乙酰半胱氨酸过硫化物供体NAC-SS-DEAC,用于在活细胞中提升过硫化物水平。
本文作者:WYQ
责任编辑:MB
DOI:10.1021/jacs.5c00196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5c0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