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Chem. Eng. J.:黑色磁性 Cu-g-C3N4 纳米片用于高效光催化产氢和 CO2/苯转化2022-08-15
第一作者:Xiao Zhang

 

通讯作者:Ping Yang,San Ping Jiang
通讯单位:科廷大学
 
研究内容:
通过两步热聚合工艺将铜(Cu)簇结合到石墨氮化碳 (g-C3N4)中,形成基于黑色g-C3N4纳米片的优质铜簇复合材料 (Cu-g-C3N4) 具有高效的电荷转移特性和增强的光催化活性。Cu-N键是通过铜原子(使用Cu(II)乙酰丙酮化物作为Cu源)通过机械化学反应插入双氰胺基超分子前体形成的,Cu原子和N原子以两种方式键合在一起:在一个Cu原子和四个配位的N原子(来自相邻的氮化碳层)之间,以及一个中心Cu原子和来自相同氮化碳层的三个N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平面内系统。黑色Cu-g-C3N4的增强铁磁性纳米片的首次发现,为加深对该材料在新的未发现应用中的理解开辟了道路,并为Cu掺入g-C3N4复合材料的铁磁性的基本知识开辟了道路。这种黑色Cu-g-C3N4纳米片复合材料显示出增强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氢生成(526 μmolg-1h-1)以及优异的CO(5.0 μmolg-1h-1)和CH4生成(2.4 μmolg-1h-1) 效率。此外,在可见光驱动的苯氧化应用中获得了出色的转化率(90.4 %)和对苯酚的高选择性(99.1 %)。
要点一:
采用机械力化学预反应辅助热聚合法(720℃)将Cu团簇引入g-C3N4纳米片中。黑色Cu-g-C3N4复合样品(Cu团簇均匀分布在g-C3N4基体中)具有铁磁特性,样品CCN-2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0.37 emug-1。Cu-g-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析氢活性明显提高,约为纯g-C3N4纳米片样品的2倍。
 
要点二:
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可以归因于Cu团簇与超薄的g-C3N4碱之间的协同效应。Cu-g-C3N4复合材料还能够促进苯对苯酚的选择性光氧化(通过过氧化氢活化生成高活性自由基,并实现苯对苯酚的高效转化)。此外,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样品CNN-2在50℃下观察苯酚12h,苯酚转化率显著(90.4%),对苯酚(99.1%)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11

 

图1 将一定数量的铜(II)乙酰酸加入到2g二氰胺中,使样品CCN-1、CCN-2、CCN-3和CCN-4的Cu(acac)2与C2H4N4的比例分别为2.5、5.0、7.5和7.5wt%。样品CCN-2和CCN-3的TEM和HADDF-STEM图像,(c)和(e)圈出铜粒子。(a~c)样品CCN-2的TEM图像。(d~f)样品CCN-3的TEM图像。(g~i),样品CCN-2中C、N和Cu的元素映射。(j)样本CCN-2的HADDF-STEM图像。
 

 

12

 

图2 样品CCN-2的TEM图像。(a)具有较低放大率的图像。(b~f)具有较高放大倍数的图像((c)中圈出的Cu单原子)。在(b)、(d)、(e)和(f)中的晶格间距为0.21nm,对应于Cu的(111)截面。
 

 

13

 

图3 (a)样品CCN-4的TEM图像。(b)样品CCN-1、CCN-2和原始g-C3N4样品的XRD模式。(c)样品CCN-3和CCN-4的XRD模式(d)XRD谱图在10 ~ 25度范围内面积增大。
 

 

14

 

图4 (a)样品CCN-2和CCN-3的迟滞循环。(a)中的插图显示了从−800到800 Oe的扩大区域。(b)CNN-2样品经过10次循环测试后的TEM图像。
 

 

15

 

图5 (a)氙灯照射(全谱)条件下CN和CCN样品的H2生成活性比较。(b)样品的平均CO和甲烷演化速率(每小时)。
 
参考文献:
Xiao Zhang, Xiao Ran Zhang,Ping Yang,Hsueh-Shih Chen,San Ping Jiang. Black magnetic Cu-g-C3N4 nanosheets towards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2 generation and CO2/benzene conversion.2022.doi: 10.1016/j.cej.2022.13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