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闫强课题组与李剑锋教授合作,利用渗透压诱导的膜变形策略,构建了一种非球形的高分子纳米载体——聚合物管状囊泡(Tubesomes),通过调控管状体的膜轴向拉伸比(σ = L/D),显著提升了载体对硫化氢(H2S)气体信号分子的递送能力和在细胞内的气体治疗效果,并解析了高分子载体几何形状与气体释放动力学之间的量化关系。


这项研究不仅为提高气体递送载体的治疗效率开辟了新方向,也为开发基于形态调控的气体纳米载体提供了重要启示。
论文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博士生杨翠琴和博士生张玉连,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闫强研究员,研究工作得到了南京邮电大学许妙苗副教授、复旦大学李剑锋教授的支持。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2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