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甲基糠醛(HMF)的氧化产物2,5-呋喃二甲酸(FDCA)与对苯二甲酸(PTA)的结构相似,可在工业生产中作为PTA的替代品。然而,电催化氧化HMF包含两个关键步骤:1. 电驱动的催化剂脱氢步骤;2. HMF在活性位点上的自发氧化步骤。认识二者的协同机制是深入理解催化反应的关键环节。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宋宇飞教授团队首先通过Co掺杂Ni(OH)2获得了NiCo氢氧化物(NiCo),随后在NiCo表面负载Pd纳米团簇制备了Pd/NiCo催化剂。以Pd/NiCo为研究对象探讨了HMF氧化反应中催化剂的脱氢步骤和底物吸附的协同机制,深化了对此类氧化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在本项工作中,宋宇飞教授团队将Co掺杂到NiOH的晶格当中以优化电子结构(NiCo),进一步使用Pd纳米颗粒对表面进行修饰(Pd/NiCo)来调节反应环境和动力学过程。这两种策略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优化了Ni(OH)2的HMFOR的催化活性,最终实现了性能的极大提升(相同反应条件下,PdNiCo的电流密度是NiOH的8.3倍)。
Guihao Liu, Tianqi Nie, Ziheng Song, Xiaoliang Sun, Tianyang Shen, Sha Bai, Lirong Zheng, Yu-Fei Song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北京化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刘贵浩,通讯作者是宋宇飞教授。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31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