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中山大学自旋化学研究团队谭庚文课题组继续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叶生发教授课题组合作报道了首例可分离的单取代Pb(I)自由基化合物MsFluind*–Pb 2。由于存在未占据的Pb 6p轨道,它可与氮杂环卡宾(NHC)配位生成二取代的Pb(I)自由基3。2和3是第一例可分离的氧化态为+1的Pb自由基。
在10 K下固体样品EPR测试(图2a)显示2表现出极强的g-因子各向异性(gx,y,z = 1.496, 1.166, 0.683)。这是主族元素自由基观察到的最强的g-因子各向异性。变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一个信号在380-240 K温度变化范围从-25 ppm逐渐位移至-40 ppm(图2b)。分析表明该信号属于和Pb对位的苯环氢,它的自选密度rH = –0.0038。CASCCF/NEVPT2理论计算表明化合物主导的电子构型为(Pb 6s)2(Ph π1,2,3)6(Pb–C σz)2(Pb 6py)1(Pb 6px)0(Ph π*4,5,6)0(Pb–C σ*z)0 (86%)。第一激发态和基态(单电子从6py到6px轨道的跃迁)之间的能级差为8750 cm-1,这和一价铅的旋轨耦合常数接近(9400 cm-1)。这说明它具有近二重简并的电子基态,从而导致化合物存在极大的未淬轨道角动量而表现出强的g-因子各向异性。
Haonan Chen, Wang Chen, Dongmin Wang, Yizhen Chen, Prof. Dr. Zheng Liu, Prof. Dr. Shengfa Ye, Prof. Dr. Gengwen Tan, Prof. Dr. Song Gao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0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