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Angew. Chem. :探究HMF氧化中质子脱嵌和吸附效应的协同作用2023-12-01
采用电催化方法将可再生原料(如水、CO2、生物质衍生物等)高效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炼制的有效途径。

5-羟甲基糠醛(HMF)的氧化产物2,5-呋喃二甲酸(FDCA)与对苯二甲酸(PTA)的结构相似,可在工业生产中作为PTA的替代品。然而,电催化氧化HMF包含两个关键步骤:1. 电驱动的催化剂脱氢步骤;2. HMF在活性位点上的自发氧化步骤。认识二者的协同机制是深入理解催化反应的关键环节。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宋宇飞教授团队首先通过Co掺杂Ni(OH)2获得了NiCo氢氧化物(NiCo),随后在NiCo表面负载Pd纳米团簇制备了Pd/NiCo催化剂。以Pd/NiCo为研究对象探讨了HMF氧化反应中催化剂的脱氢步骤和底物吸附的协同机制,深化了对此类氧化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1
研究团队分别使用Co掺杂和Pd负载的策略分别对催化剂表面脱氢和HMF在活性位点上自发氧化步骤进行优化,在降低催化剂脱氢能的同时提升了HMF吸附的反应动力学。

2
极化曲线表明,Co的引入降低了HMFOR的起峰电位,Pd的负载则提升了HMFOR的电流密度。从Tafel斜率可以看出Co对反应动力学影响微弱而Pd的引入明显地促进了反应动力学。电化学比表面积与电流密度的对比可以得知Co和Pd的引入并没有增多活性位点的数量而是提高了单个位点的催化活性。

3
原位同步辐射结合理论计算表明,晶格中CoO6的Co中心因Jahn-Teller效应而处于畸变的晶体场中,缩短了相邻Ni位点的Ni-O键,改变了Ni位点d-轨道电子结构,从而降低了Pd/NiCo的脱氢电位和HMFOR的反应电位。原位阻抗则显示出了Pd对于电子传输的促进。

4
原位红外测试结合理论计算解释了Pd对HMF的强吸附。成键分析和对比实验揭示了Pd与HMF中共轭环的相互作用,即Pd物种通过轨道杂化与HMF中的共轭环形成d-σ键,改善了催化剂对HMF的吸附作用,从而增加了Ni3+-O活性物种与HMF的接触概率。

在本项工作中,宋宇飞教授团队将Co掺杂到NiOH的晶格当中以优化电子结构(NiCo),进一步使用Pd纳米颗粒对表面进行修饰(Pd/NiCo)来调节反应环境和动力学过程。这两种策略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优化了Ni(OH)2的HMFOR的催化活性,最终实现了性能的极大提升(相同反应条件下,PdNiCo的电流密度是NiOH的8.3倍)。

文信息

Pd Loaded NiCo Hydroxides for Biomass Electrooxidation: Understandi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roton Deintercalation and Adsorption Kinetics

Guihao Liu, Tianqi Nie, Ziheng Song, Xiaoliang Sun, Tianyang Shen, Sha Bai, Lirong Zheng, Yu-Fei Song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北京化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刘贵浩,通讯作者是宋宇飞教授。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31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