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Fmoc固相合成策略, Wang树脂为载体, 合成了3条[4 Trt+2 Acm]保护的利那洛肽线性前体化合物(图 1).
1.1.1 一步氧化形成两对二硫键
将多肽树脂放入反应瓶中裂解, 乙醚沉淀得到粗肽, 粗肽分离纯化后进行质谱检测, a ([M+H]+=1674.8, [M+Na]+=1696.8, [M+K]+=1712.8), b ([M+H]+=1674.9, [M+Na]+=1696.9, [M+K]+=1712.9), c ([M+H]+=1674.7, [M+Na]+=1696.7, [M+K]+=1712.7), 利那洛肽[4 SH+2 Acm]的线性前体肽理论分子量为1673.5, 证明得到的多肽结构为[4 SH+2 Acm].使用氯化血红素催化氧化的方法分别氧化a、b、c, 其中a、b氧化可以得到一个主产物a-1、b-1, 由于c的氧化产物过于复杂(图 2), 没有对其分离及进行下一步反应.分别对a-1、b-1进行分离纯化, 质谱检测a-1 ([M+Na]+=1692.4, [M+K]+=1708.4), b-1 ([M+ H]+=1670.5, [M+Na]+=1692.5, [M+K]+=1708.4), 证明其结构为[2 S-S+2 Acm].
1.1.2 氧化形成第三对二硫键
在下一步脱除Acm保护基形成二硫键的反应中, 我们首先尝试了I2氧化脱除的方法, 但与文献报道一样, 都没有得到目标产物.如前体肽a-1 [2 S-S(2-10, 5-13)+2 Acm(1, 6)], 只含有一对Acm保护基, 理论上脱Acm后HPLC分析应该为一个单峰, 但滴加I2氧化后却生成了三个产物, 且都不是目标多肽.随后我们采用了PhS(O)Ph/CH3SiCl3氧化的方法, 将上面得到的a-1溶于TFA中, 加入过量的CH3SiCl3和PhS(O)Ph搅拌反应20 min, 加入乙醚和4 mol/L的醋酸震荡, 取水相与a-1、利那洛肽标准品共同进样HPLC分析.从色谱图上看, a-1反应完全, 几乎定量得到单一的产物a-2, a-2的色谱行为与标准品一致(图 3).将a-2分离纯化后进行质谱检测, a-2 ([M+H]+=1526.6, [M+Na]+=1548.6, [M+ K]+=1564.6), 利那洛肽的理论分子量为1525.4, 与理论值相符, 可以证明a-2为利那洛肽, 同时也证明了a-1中的两对二硫键连接方式为Cys2-Cys10, Cys5-Cys13.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 将a-1与PhS(O)Ph、CH3SiCl3反应的时间延长至30 min, HPLC分析结果相同, 说明反应没有二硫键重排现象发生[14], PhS(O)Ph/ CH3SiCl3氧化的方法可以用于脱除利那洛肽的线性前体肽中半胱氨酸的Acm保护基, 并氧化形成二硫键.
然而, 在使用相同的方法脱除b-1上半胱氨酸的Acm保护基时, HPLC分析发现b-1与PhS(O)Ph/ CH3SiCl3几乎不反应, 我们在开始尝试用I2脱除b-1中的Acm保护基时也发现存在同样的现象.说明b-1中的两对二硫键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大大降低了Cys2和Cys10之间相互接触发生反应的几率, 使其不能顺利脱除Acm保护基而形成二硫键.
1.2 合成3条利那洛肽前体化合物[2 Trt+4 Acm]
使用第1.1节中相同的方法合成了3条[2 Trt+4 Acm]保护的利那洛肽线性前体化合物(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