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58952328
北京化工大学庄仲滨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调控表观氢结合能构建高性能镍基氢气氧化反应电催化剂2024-04-01
共同第一作者:王兴栋、刘雪瑞、方锦杰

 

通讯作者:庄仲滨
通讯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论文DOI:10.1038/s41467-024-45370-4
  
文章简介
燃料电池是利用氢能的理想途径,它可以将储存在氢能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发电效率较高、排放物无污染、负荷响应快、运行噪音低等优势。近年来,在各种氢燃料电池中,碱性膜燃料电池(HEMFC)发展迅速并具有良好前景。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相比,HEMFC所拥有的碱性环境可以使用非铂族金属(PGM-free)催化剂、不锈钢双极板和更便宜的膜材料。然而,HEMFC阳极氢气氧化反应(HOR)在碱性下具有较慢的动力学,贵金属(如Pt、Ir、Pd和Rh)的HOR性能在碱性条件下比酸性下低2~3个数量级,往往需要不可忽略的贵金属担载量。这导致了昂贵的阳极成本,限制了HEMFC的发展,急需发展可替代的非贵金属HOR催化剂。所以,面向HEMFC开发高活性非贵金属阳极HOR催化剂,并组装完全非贵金属的高性能MEA具有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北京化工大学庄仲滨教授团队制备了表面Cr修饰的NiCu合金(NiCuCr/C)催化剂,展现出高的碱性HOR催化活性,并搭配Ag/C氧还原催化剂,组装得到完全不含Pt族元素催化剂的高性能HEMFC,并探究该HOR催化剂高活性的催化机制。本工作以表观氢结合能(HBEapp)理论为指导,通过电极组分调控和电极界面水结构优化的双重策略构建高性能Ni基碱性HOR催化剂。引入本征氢结合能(HBE)更弱的Cu元素有效降低Ni的d带,使Ni合金具有合适的HBE;使用Cr元素修饰Ni合金,在电极近表面建立了更强的界面水网络,增强了电极表面的水结合能(WBE)。两方面共同作用使NiCuCr/C具有更为适中的HBEapp,从而获得大幅提升的HOR催化活性,其在50 mV下的质量活性高达72.6 A gM−1,是Ni/C的13.5倍。同时在25000圈加速老化测试中和100 ppm CO/H2抗毒化测试中均表现出了优于Ni/C的稳定性。使用NiCuCr/C作为阳极组装HEMFC,单电池中峰值功率密度达到577 mW cm−2,在0.7 V恒电压下可运行156 h。与Ag/C阴极搭配组装的完全不含Pt族元素电池峰值功率密度达到335 mW cm−2。这项工作为降低燃料电池成本提供了一种具有前景的解决方案。
  
图文解析
本研究中金属NiCuCr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6 nm左右(插图为粒径分布图),NiCuCr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碳黑载体上。HRTEM图像中观察到NiCuCr内部的晶格条纹,其中d=0.21和0.18 nm分别归属于Ni的(111)和(200)晶面,在NiCuCr边缘处观察到d=0.26 nm的晶格条纹,对应于Cr2O3的(104)晶面。NiCuCr/C催化剂的XRD衍射图谱,分布在44.5°、51.8°和76.4°的三个主要衍射峰与Ni标准卡片(JCPDS card No. 04-0850)相符合,证明了本工作所合成的Ni基催化剂体相为金属Ni基。EDS元素空间分布图表明NiCuCr/C中Ni和Cu均匀分布在颗粒中,形成了合金相;O元素主要分布在颗粒的表面;Cr元素在颗粒的边缘处富集,并在颗粒表面形成团簇。
1
图1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a) NiCuCr/C的TEM图像(左下角为粒径分布图,右上角为选区电子衍射图像);(b) NiCuCr/C的XRD谱图;(c) NiCuCr颗粒暗场图像,右侧放大区域显示了晶格条纹;(d) NiCuCr/C催化剂的HAADF-STEM元素分布图像
使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研究NiCuCr/C催化剂的局域配位结构。在Ni的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中,NiCuCr/C的曲线与Ni foil相似,证明了NiCuCr中Ni元素主要以金属态配位形式存在。在Cu的XANES谱图中,与Cu foil相比,NiCuCr边前信号发生小幅度正向偏移,说明样品中Cu元素价态略微升高,有部分Cu出现轻度氧化。在R空间2.18 Å处观察到信号峰,其峰位置较标准Cu foil中的Cu-Cu峰(2.24 Å)偏小,由于Cu比Ni的原子半径要大,Cu与Ni形成合金后键能变大、键长会变短,所以该2.18 Å处的信号峰对应Cu-Ni合金的信号峰。在R空间中并未观察到其他信号峰,证明Cu(6.2 wt%)在Ni(92.1 wt%)主体内良好分散。在Cr的K边XANES谱图中,NiCuCr/C的曲线与Cr2O3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表明NiCuCr/C中Cr主要以Cr3+形式存在。
2
图2 催化剂的结构分析。(a) 透射模式下NiCuCr/C、NiO和Ni箔Ni K边XANES谱光谱和 (b) 对应的k2-EXAFS的傅里叶转变谱;(c) NiCuCr/C和 (d) Ni箔的Ni Kk2-EXAFS小波变换谱;(e) 透射模式下NiCuCr/C、CuO和Cu箔Cu K边XANES光谱;(f) 对应的k2-EXAFS的傅里叶转变谱;(g) NiCuCr/C和 (h) Cu箔的Cu Kk2-EXAFS小波变换谱;(i) 透射模式下NiCuCr/C、Cr2O3和Cr箔的Cr K边XANES光谱;(j) 对应的k2-EXAFS的傅里叶转变谱;(k) NiCuCr/C和 (l) Cr2O3的Cr Kk2-EXAFS小波变换谱
使用RDE在三电极体系下评价催化剂的HOR性能。4种Ni基催化剂的HOR电流大小顺序为:NiCuCr/C > NiCu/C > NiCr/C > Ni/C。在混合控制区,NiCuCr/C的电流与Pt/C几乎一致。不同转速下的LSV曲线表明所得阳极电流来自于2电子的HOR。经过计算,在η=50 mV时,NiCuCr/C具有72.6 A gM−1的质量活性,分别是NiCu/C、NiCr/C和Ni/C的2.1、5.5和13.5倍。NiCuCr/C的交换电流密度为135.5 μA cmM−1的面积比活性,是Ni/C的6倍,表现出优异的HOR本征活性。使用加速循环老化测试(ADT)方法评价NiCuCr/C和Ni/C的电化学稳定性,NiCuCr/C在经历5,000和25,000圈扫描后,HOR半波电位E1/2仅下降了8 mV,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使用计时电流(CA)方法评价NiCuCr/C在100 ppm CO/H2混合气中抗毒化性能,实验结束时,NiCuCr/C、Ni/C和Pt/C的电流衰减程度分别为12%、32%和43%,表明NiCuCr/C的CO抗毒化性能有所提升。
3
图3 催化剂的HOR性能。(a) Ni/C、NiCu、NiCr/C、NiCuCr/C和Pt/C在H2饱和的0.1 M KOH中的LSV曲线,其中Ni基催化剂载量约为80 μgNi cm−2,Pt/C 的电极载量为0.005 mgPt cm−2,转速为1600 rpm,扫描速率为1 mV s−1;(b) NiCuCr/C在400~2500 rpm转速下的LSV曲线;(c) 不同转速极化曲线在50 mV处电流密度K-L方程拟合结果;(d) NiCuCr/C, NiCu/C, NiCr/C和Ni/C催化剂在50 mV处的质量活性(jm@50 mV)和交换电流密度(j0);(e) NiCuCr/C 催化剂的5,000和25,000圈加速循环老化测试曲线;(f) Ni/C、Pt/C和NiCuCr/C在0.09V极化电压下的抗CO毒化计时电流曲线.
使用本工作中合成的Ni/C、NiCr/C、NiCu/C和NiCuCr/C作为阳极催化剂组装HEMFC。电池性能遵循NiCuCr/C > NiCu/C > NiCr/C > Ni/C的顺序,与RDE测试中各材料的本征活性相符合。其中NiCuCr/C HEMFC开路电压为1.06 V,峰值功率密度达到577 mW cm−2,比Ni/C(32 mW cm−2)、NiCr/C(62 mW cm−2)、NiCu/C(102 mW cm−2)表现更优。NiCuCr/C HEMFC在0.65 V处的电流密度达到880 mA cm−2,是Ni/C的19.6倍。NiCuCr/C在HEMFC中的表现超越了绝大多数已报道的Ni基催化剂。同时该电池也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0.7 V恒电位测试中可稳定运行156 h,平均衰减速率仅有0.6 mA cm−2 h−1,超越所有已报道的Ni基催化剂。更进一步,使用NiCuCr/C作为阳极、Ag/C作为阴极组装得到完全不含Pt族元素的HEMFC,在2.0 bar背压下峰值功率密度可达335 mW cm−2,在1.0 bar下可达264 mW cm−2,表现出优异的电池性能,超越了绝大多数报道的性能,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4
图4 催化剂的HEMFC性能和稳定性。(a) Ni/C、NiCu/C、NiCr/C或NiCuCr/C阳极的H2/O2 HEMFC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阳极催化剂负载为9 mgNiCuCr cm−2,阴极催化剂负载为0.2 mgPt cm−2(使用商业40%Pt/C)。阳极、阴极加湿器温度和电池温度分别为78、80和80°C。背压为2.0 bar,H2和O2的流速均为1000 sccm;(b) 2017年至2023年报道的Ni基HOR催化剂HEMFC峰值功率密度散点图;(c) NiCuCr/C HEMFC在0.7 V下计时电流曲线,H2和O2的流速为500 sccm;(d) NiCuCr/C阳极和Ag/C阴极的H2/O2 HEMFC极化和功率密度曲线。阳极催化剂负载为9 mgNiCuCr cm−2,阴极催化剂负载为0.6 mgAg cm−2;(e) 2008年至2023年报道的PGM-free HEMFC峰值功率密度散点图
碱性HOR催化剂活性受HBEapp控制,而HBEapp受本征HBE和WBE的影响。金属的HBE由它们的价带性质决定,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UPS)测试可以定量的研究价带。在Ni、NiCu、NiCr和NiCuCr金属薄膜的价带谱中,在0~2 eV之间的d带结构代表了Ni 3d态。以费米能级为参考点,Ni、NiCu、NiCr和NiCuCr金属薄膜的d带分别为0.15, 0.40, 0.20和0.37 eV,这表明Cu的加入可以有效地降低Ni的d带,使其距费米能级更远,从而减弱HBE。对于WBE,本工作使用原位电化学红外(in-situ ATR-SEIRAS)研究Ni、NiCu和NiCuCr薄膜电极上的界面水特征。通过分析Ni、NiCu和NiCuCr在0 V (vs. RHE) 处的OH伸缩振动峰和对应的分峰结果。3种催化剂的界面水分布具有显著差异:Ni有37.1%的强氢键键合水,在引入Cu元素后,强氢键键合水的占比降低到28.6%,峰位置正向偏移25 cm−1。这是因为Cu具有更低的OHBE,这导致了NiCu电极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当在NiCu电极修饰Cr后,OH峰负向偏移了17 cm−1,NiCuCr电极的强氢键键合水的占比显著增加,达到了41.0%,高于Ni和NiCu,证明了Cr对于强氢键界面水网络的具有提升和修复作用,进而增强了WBE。O 1s XPS光谱中表征界面OH相对含量,以及Ar下采集的电极极化曲线也都表明NiCuCr具有更强的OH吸附能力,从而带来增强的WBE。
8
图5 催化剂的界面表征。(a) Ni、NiCu、NiCr、NiCuCr UPS谱图;(b) NiCuCr在 0 V(vs. RHE)测量的HOR/HER原位ATR-SEIRAS光谱的OH伸缩振动峰分峰结果,三种水峰分别为:3570 cm−1(自由水)、3450 cm−1(弱H键键合水)和3270 cm−1(强H键键合水);(d) Ni/C、NiCu/C和NiCuCr/C材料的O 1s XPS分析;(d) Ni、NiCu和NiCuCr在0.1 M Ar饱和KOH中的LSV扫描曲线。
基于上述讨论,NiCuCr/C催化剂以Cu的合金化作用削弱了HBE,并通过表面Cr掺杂增强了水结合,两方面共同作用削弱了HBEapp。弱化的HBEapp导致*H的电子转移能垒更低,并更容易与溶液中OH结合生成水,因此促进了被认为是Ni上HOR决速步的Volmer步骤的动力学,进而使NiCuCr/C展现出高的HOR活性。
9
图6 催化剂界面特征示意图。Ni/C、NiCu/C和NiCuCr/C催化剂表面的氢结合能(HBE),水结合能(WBE)和表观氢结合能(HBEapp)示意图
  
总结与展望
在本工作中,通过对Ni电极进行体相组分和电解质界面的设计和优化,制备出高性能Ni基合金碱性HOR催化剂NiCuCr/C,并且应用于HEMFC阳极展现出优异的电池性能,单电池中峰值功率密度达到577 mW cm−2,在0.7 V恒电压下可稳定运行156 h。Cu与Ni形成合金后所产生的效应有效弱化Ni的HBE,Cr的引入丰富了界面OHad,增强了界面水的结合,两方面共同作用优化了HBEapp,进而加快了Volmer步骤反应速率,有效提升了HOR催化性能。这也表明调控材料HBEapp是提升其HOR活性切实可行的方案。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5370-4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介绍
庄仲滨,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围绕燃料电池、电解水等与能源相关的电化学器件展开研究,开发新型电催化材料、深入了解电极过程机制。以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支持,连续四年(2020~2023)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个人主页链接:https://chem.buct.edu.cn/2019/1217/c13254a175476/page.htm
第一作者简介
王兴栋,北京化工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催化剂,在Nat. Commun.和Appl. Catal. B等知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刘雪瑞,北京化工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膜电极,在Nat. Commun.和J. Am. Chem. Soc.等知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方锦杰,北京化工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催化剂,在Nat. Commun.和J. Mater. Chem. A等知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最新产品
园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