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药学院任长亮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类新型活性氧响应型人工H+/Cl–离子通道,该人工通道展现出优异的抗乳腺癌潜力,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采用苯并咪唑作为基础构建单元,利用其具备孤对电子和极性N-H键的特点,使其能同时识别H+和Cl–。进一步利用分子间氢键作用,苯并咪唑能够自组装形成高效协同传输H+和Cl–的人工离子通道,H+/Cl–离子转运选择性为7.7。随后,研究团队通过将苯并咪唑的极性氢用对ROS敏感的苯硼酸酯进行保护,致使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在乳腺癌细胞内高水平的ROS刺激下,这些保护基团被特异性去除,从而激活通道功能,导致H+和Cl–内流,从而破坏了胞内的生理平衡。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剧了细胞内的氧化应激,促使ROS水平上升,进而激活更多的通道,最终表现出出色的抗乳腺癌活性(IC50 = 2.8 μM)和高度的特异性,对乳腺上皮细胞的选择性指数(Selectivity Index)达到10.2,是紫杉醇的19.4倍。


Chunyan Jia, Daoxin Luo, Jin Zhou, Xiaopan Xie, Hilbert Yuen In Lam, Pengzhe Li, Prof Dr. Yuguang Mu, Prof Dr. Zhiping Zeng, Prof Dr. Changliang Ren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厦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贾春燕。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241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