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催化反应中,S型异质结可以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显著提高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光催化性能和适用性。然而,在光催化过程中,空穴的转移速率比电子的转移速率慢约4个数量级。氧化半反应的缓慢动力学导致光生载流子的高重组速率,从而限制了光催化过程的整体效率。
因此,提高空穴的运输动力学(限速步骤)可以提高活性电子密度,为开发用于光催化制氢和固氮作用的高效光催化剂提供了研究方向。但是,目前针对加速空穴消耗以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
近日,新疆大学曹亚丽和胡金豆等采用原位构建策略在TiO2负载的Cu2O/TiO2 S型异质结上构建了超小型NiO(≈2 nm),从而同步提高了光催化固氮作用和制氢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T-N-CuNi催化剂在300 W Xe灯照射下持续反应5小时后,H2的生产速率达到75.2 mmol g-1 h-1,并且经过三次循环反应后的H2生产速率没有明显下降。
此外,对于光催化N2转化为NH4+,在可见光照射下反应2小时,T-N-CuNi的光催化NH4+产率高达1233 μmol g-1;连续反应6小时后NH4+产率和催化剂的结构都未发生明显变化。
原位光谱表征和理论计算表明,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TiO2吸收光产生空穴和电子,然后快速分离和转移。其中,空穴被限制在NiO周围,并与CH3OH反应形成CH3O–;同时,Cu2O/TiO2 S异质结诱导的Cu2O导带中富集了具有强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在富电子Cu位点,质子和吸附的N2分别还原为H2和NH4+。
因此,NiO和Cu2O分别负责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共同提供高效的活性位点,以实现T-N-CuNi上超高的H2和NH4+产率。总的来说,该项工作为光催化剂材料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高性能异质结材料的开发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Reinforced hole trapping in S-scheme photoharvesters for marked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5. DOI: 10.1002/adfm.202502690